铆钉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铆钉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目前我国东北粮食物流的新趋势-【新闻】棒头柱

发布时间:2021-04-20 13:14:57 阅读: 来源:铆钉厂家

目前我国东北粮食物流的新趋势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商品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居全国之首。因此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对我国整体粮食安全有着难以撼动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化进程加速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东北地区粮食产业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粮食物流业产生的新趋势。

一、近三年粮食总产量恢复到历史高水平,但是没有实现新的阶段性增长,玉米表现更加突出。

现代粮食物流作为粮食流通的一个新的内容和形式,也是由粮食生产决定的,粮食生产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物流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由1996年至1999年连续四年出现快速增长,粮食产量三次突破5亿吨,进入21世纪头四年粮食减产,最严重的2003年粮食产量减至4.3亿吨,比1998年的5.12亿吨减少8000万吨。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实行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扭转了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促进了粮食增产,今年有可能接近5亿吨,但是这只能是恢复性增长,还没有突破历史最高产量,达到新的阶段性产量。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最高的历史时期也是1996年—1999年常产在8500万吨,占全国产量18.7%。2000年—2003年粮食常产下降到7200万吨,占全国14.4%。近三年来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今年丰收在望,有可能达到8200万吨,恢复了历史水平。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播种面积的增加和杂交技术的广泛采用,玉米生产发展较快,1991年突破1亿吨大关,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记录1.33亿吨,近三年稳定在1.1-1.2亿吨,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玉米带,每年玉米产量增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历史最高总产达到5000万吨,最近几年稳定在4800万吨左右,今年有望达到500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西部即吉林白城、松源,辽宁锦州、朝阳,黑龙江大庆、齐齐哈尔,内蒙古赤峰、通辽等地由于国家政策拉动,技术投入增加以及自然环境的改变,玉米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稳定提高,总产突破2000万吨。成为新兴的粮食物流货源基地。

二、粮食加工业和饲养业迅猛发展,粮食本区消费量增加,外运量减少,粮食物流货源不足。

随着我国工业化加速和新农村建设启动,饲养业稳步增长,粮食加工业迅速发展,打破了粮食主要是玉米长时期供大于求的局面,目前是供需平衡,未来是供小于需。2000年玉米当年的供给量是12809万吨,饲料消费量8120万吨,工业消费量1075万吨,其他消费量2599万吨,总消费量11794万吨,结余1015万吨。2005年当年总供给量13200万吨,增长3%,饲料消费量8760万吨,增长7.9%,工业消费量1750万吨,增长62.8%,其他消费量2740万吨,增长5.4%,总消费13250万吨,增长3.6%,尚缺50万吨。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处于快速发展期,尤其是东北、华北、华中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山东、河北、河南三省现有玉米深加工能力达到了1000万吨,去年用于深加工的玉米达到了800万吨,到今年底,还将有300万吨加工项目投产。东北地区现有加工能力2000万吨,去年用于深加工的玉米达到了700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3500万吨。这样全国玉米深加工能力有可能达到5000万吨,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将是玉米相关产业******的变动因素。就东北而言,玉米深加工快速增长直接减少了玉米外运的数量,物流货源不足的矛盾日益体现出来。五年后,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增长到5500万吨,用于深加工玉米达到3000万吨左右。饲料消费玉米1100万吨左右,其他消费400万吨左右,合计4500万吨左右。结余1000万吨左右,能够外运的玉米越来越少,大部分玉米本区基本消化掉,玉米转化品外运取代原粮外运。这样,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作用仍然没有改变,玉米转化为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大量晚粳稻调销外省和出口,春小麦也进入国际市场。但是,对以玉米原粮为主,“四散”作业的粮食物流企业是严峻的考验。

三、陈粮库存大幅度下降,产区粮食仓储蓄水池作用弱化,北方港口仓库凸显强势。

五年前,东北地区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商品量的增加,由于运输受阻,销路不畅,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沉淀下来,粮食库存逐年加大,到2002粮食年度末,全区粮食库存高达10100万吨,(其中黑龙江省4340万吨,吉林省3920万吨,辽宁省1360万吨,内蒙古东四盟450万吨),如此大的粮食库存,每年储存费用,银行利息,加上损耗和陈化损失,国家要支出上百亿元资金,成为粮食流通三大难点之一。而五年后的今天,全区粮食库存仅2685万吨(其中黑龙江省860万吨,吉林省735万吨,辽宁省650万吨,内蒙古东四盟440万吨),下降7415万吨。这部分粮食的流向,出口2700万吨左右,销往外省2100万吨左右,区内加工转化及损耗不低于2600万吨。玉米库存1999年全国高达8000多万吨,到目前为止,已降到3500万吨左右。东北地区1250万吨左右,主要是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玉米,国有粮食部门和民营粮食企业的商品玉米库存不足500万吨。东北地区陈粮库存锐减,致使东北粮食收储企业在整个粮食流通中的蓄水池作用明显弱化,产区粮库作为销区加工厂的原料储存基地将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北方港口仓库作为中转储存的载体,其储水池作用逐渐趋于强势。其主要原因是:产区粮食收储企业在新粮入库后,急于发往口岸销售,以降低成本,获得利润,规避风险。销区加工企业以产定购,待价采入,加速周转,提高效益。致使流通过程中的粮食大量沉淀在口岸,港口成为不可替代的粮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支点。为此,东北地区形成以港口为依托的北良粮食物流、大连港粮食物流、营口港粮食物流和北方粮食物流。

四、粮食经营主体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物流呈现季节性,货量小,批次多的新特点。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由多元投资主体构成的,多种资源优化整合形成的新型粮食经营企业大量产生。初步调查,东北地区原有近五千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现在仅有一千家左右国家储备库,地方储备库和国有粮库,其余四千多家国有粮库采取租赁经营,股份合作,转制民营,随之数以万计的中小型民营粮食企业应运而生。粮食经营主体的变化,不仅促使粮食物流形成国有企业、股份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多元化竞争的新格局,而且,彻底改变过去粮食调运省区统一计划,市县统一操作,粮库、铁路、港口“一盘棋”运营的传统做法,呈现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各自为战,季节性强,货量小,批次多,要求高的新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发展战略,理顺工作流程,提供更加全面的增值服务,与锦州港一道共同适应粮食主体变化的新特点,把粮食物流做出新特色,新内容。

五、环渤海湾主要港口加大投资建设,粮食口岸中转能力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连航运中心建设给北方港口建设带来新的契机,各港口争相投资,提高中转能力,自成物流系统。北良港拥有3个大型散粮装卸专用码头、73.4万吨仓容的中转粮食立筒库,60万吨仓容的国家储备粮食立筒库,2400辆散粮专用铁路车皮,年散粮中转能力1100万吨。大连港具有3个粮食转运专业化码头,筒仓56万吨,拥有散粮车1000辆,年吞吐能力680万吨。营口港有一个较大型散粮装卸码头,20万吨筒仓和270辆散粮车,散粮中转能力300万吨。锦州港今年底新增筒仓10万吨,通过合作方式引入散粮车450辆,散粮中转能力200万吨。可以说,目前辽宁口岸散粮转运能力已经达到2280万吨水平,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粮食物流量的逐年递减,我们可以预见到,一场争夺玉米的大战将在东北各个层面上展开。贸易商之间,加工商之间,运输商之间,港口之间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激烈竞争之中。由于地缘优势,长大线以西地区运往锦州港比运往大连港在铁路运费上要低,2005年,锦州港实现560万吨转运量,预计今年将突破600万吨。在玉米外运的格局中,锦州港已经成为东北第二大转运港。(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中心顾问 李玉玺)

市政设施

家具制造业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