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钉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铆钉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转型“智造”,中国企业的机会到了

发布时间:2022-06-08 19:27:58 阅读: 来源:铆钉厂家
转型“智造”,中国企业的机会到了

前三次工业革命源于机械化、电力和信息技术,眼下将物联网和服务应用到制造业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工业基础,有条件跟上这一浪潮,并为此拟定《中国制造2025》。

如果说2001年中国加入WTO释放了原始的生产力,《中国制造2025》将带领中国企业走向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工业平台。在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左右夹击中,尚处于2.0时代的中国制造业能否在这一浪潮中实现后发优势将在此一举。4.0浪潮在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相关协会提出工业4.0的初步概念。这个来自民间的概念在短时间内迅速演变成国家产业战略。工业4.0的概念产生有几个背景,一方面是德国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中,一部分新兴产业成长乏力;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作为德国最具优势的产业,各界致力于要把握信息通信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趋势,瞄准全球快速成长的智能工厂装备市场,确保德国企业成为全球智能制造产业领先供应商的地位。

工业4.0是一个基于工业价值链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机器设备、仓储系统以及制造设施被置于同一平台,共同形成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在生产环境中,三者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交换信息、触发流程以及自动控制等功能,将整个价值链上的人、机、物全部联结起来。相对于德系的工业4.0,从范畴而言,美系工业互联网的外延要大,既有智能制造的部分,也具有美国开放式创新的特点,基于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共赢共生。而目前对中国而言,当前中国传统制造业正在面临四大挑战: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增长期;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依靠大量劳动力,且产能过剩的环境中,企业不可能投资建立很多新工厂,而是更倾向于在现有的资产条件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将是一个重要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向。在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博士看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能让企业给员工提供更高的薪酬,同时也能缓解劳动力的短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劳动力群体,即16岁至60岁之间的人群,已经自2012年起连续第三年下滑,目前数量为9.16亿,比上年减少了370万。据预计,在2010年至2050年这四十年间,中国劳动力人群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从72%收缩至61%。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减少,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也在改变。拥有工程背景与IT技能的人才需求将会上升;对于重复性劳动以及低水平的工作人员需求则会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讲,智能制造的发展为资历浅、低水平的从业者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迫使他们转向其他领域,例如服务业,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究竟哪些产业具备两化融合的条件呢?在《中国制造2025》的蓝图中,中国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进行重点突破。这一路径与GE工业互联网白皮书中提到的能够享受智能化利益的行业极为相似。通用电气(中国)软件及分析卓越中心总经理胡晓博士说。中国智造的机会在中国,大型的生产企业开始走上智能化的道路。但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是效率低下和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亟需拔高,中国在2014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5000台,占全球总量的20%,居全球之首。未来十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还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曾经有业内分析师预测:互联网提速渗透制造业,2015年将是互联网化产品爆发之年。与德国制造业强大技术基础不同,中国是在工业整体2.0的情况下,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整个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实现在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陈玉东博士指出,德国工业4.0的核心是建立在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上,加上了信息技术,使得自动化可以自适应的调整。中国企业学习借鉴工业4.0的过程中,尤其应当重点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建立人才、信息安全和制造业创新体系;把制订智能制造标准化作为智能制造的优先领域。标准化这一策略也是以GE为主的工业互联网联盟所倡导的。胡晓的观点是,由于尚处工业互联网实践的早期,规范的建立尤为重要。在这一联盟中除了有美国各著名的信息技术企业,包括中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以及德国企业也加入这一联盟中,使得成员方在规范制定中都能有影响力和话语权,通过跨界合作来推动标准的制定。智能制造将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回到15年前很少有人认识阿里巴巴,所以要有开放的意识拥抱这个变化。胡晓说。

纪念日海报
寒假海报